生物接触氧化系列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赖于工艺中的A、O两级生物系统。其工艺原理是在A级,由于污水中的**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氮转化分解成NH3-N,同时利用**碳源作电子供体,将NO2、NO3-N转化成N3,而且利用部分**碳与NH3-N新的细胞物质。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好氧池的**负荷,完成反硝化作用,zui终消除氮的营养污染。在O级,由于**物得到进一步的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成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在O级设置**负荷较低的好氧生物氧化池,池中主要存在好氧生物及臭氧型细菌(硝化菌)和**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成NO2-N、NO3-N。污泥池的污泥部分回流到A级池,为A级池提供电子接受体,通过硝化作用,zui终消除氮污染,污水zui后再经沉淀、消毒达到设计排放要求。 /article/8/)
养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大小
1 废水来源及水质
集约化养殖基地,主要以养殖为主,年出栏1万余头。废水丰要包括尿、部分粪和舍冲洗水,另外还有生活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原每日排放的高浓度污水约150m3,原工艺设计以该水量进行设计,设计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如表1所示。处理出水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1、加药量mg/L=加药质量/处理水量/配药浓度2、处理水量投加药量=处理水量m3/h*加药量g/m33、干泥量=处理水量(1-污泥含水率)/(1-泥饼含水率)4、每吨干泥的药剂消耗g/m3=加药量/干泥量以上计算所得结果误差可能比较大,仅做污水运行时参考。实际耗药量进行实际上机运营试验。
2 原废水处理工艺
2.1 原工艺流程
原废水处理工艺为沼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氧化塘工艺,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本工艺为典型的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废水经厌氧接触法(沼气池)处理后去除大部分COD、SS,之后进入好氧生物接触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经两次沉淀后进入氧化塘讲行自然处理,之后排放。
厌氧接触法是厌氧活性污泥法的一种类型,具有话用范围广、工艺稳定、缓冲能力较强以及消化池能够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和**物去除效果较好的特点;好氧接触法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话应能力,较为话合对厌氧出水讲行处理;氧化塘工艺是藻菌共生体系,藻类在氧化塘中光合作用能够提高溶解氧浓度,强化好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而言本工艺是较为可行的方法。若按正常水质水量及工艺参数运行,基本可满足排放要求。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转轴是一的转动部分,一旦机器出了故障,一般机械人员都可以进行维修。系统生物量会根据**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补偿。附在转盘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当污水中的**物增加时,微生物随之增加,相反,当污水中的**物减少时,微生物随之减少。
2.2 主要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
调节池:工艺尺寸为6.0mx6.0mx4.2m,有效容积144m3。
沼气池(厌氧接触池):工艺尺寸为5.0mx5.0mx8.0 m,有效容积1750 m3,3座,COD容积负荷为1.7?2.0 kg/(m3*d)。
初沉池:工艺尺寸为3.0 mx3.0 mx5.5m,有效容积45 m3。
二沉池:工艺尺寸为3.0mx3.0 mx5.5 m,有效容积45m3。
氧化塘:面积2000 m2,水深1m,总有效容积为2000m3。
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 、Fe2 +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
乡镇养殖场污水处理设备原理
2.3 原工艺存在问题
养殖场于2012年投产运行,原水处理工艺随之运行,在原工艺运行过程中,随着调试运行正常,出水基本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艺出水逐渐出现SS偏高,出水水质变黑、变臭现象,经水质检测发现,主要是SS、COD及氨氮**标。由于出水SS质量浓度由原来小于150mg/L 升高至800mg/L,而氨氮质量浓度也一直保持在40 mg/L以上。无法达标,从而造成收留出水的氧化塘恶臭,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对工程出现的问颞讲行现场调研及水质监测分析之后,得出如下结论:
1)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养殖场的规模讲行了扩大,废水水量从150m3/d增加至200m3/d,导致运行负荷太高所致。原厌氧接触池的COD负荷为1.7? 2.0kg/(m3*d),为15?25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COD容积负荷的高值,当水量从150m3/d增大到200m3/d时,势必引起负荷增高从而导致系统的承受能力降低,厌氧系统出现较大问题。
2)根据讲出水水质情况,沼气池出水、接触氧化池出水、氧化塘出水的水质均**标。从原沼气池的进出水口设计图及现场实际可以看出,该池进出水口的标高基本在同一高度,在初始运行时,未出现出水短流,何经讨长期运行,污泥积累、设备维护不善等原因,厌氧污泥没有发挥效果,从而导致后续的构筑物轺负荷而无法达标运行。
传统微电解材料表面积太小也使得废水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增加了吨水投资成本,这都严重影响了微电解工艺的利用和推广。
3 工艺改造
养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大小
3.1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改讲工艺如下:
1)针对运行负荷太高,在厌氧接触池部分增加填料以增加厌氧污泥的浓度,从而满足因废水晕增高后而增加的污泥负荷,同时对厌氧接触池进行一定的改进。
2)好氧部分增加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本工艺中,不对生物接触氧化池做改动,原工艺有两个沉淀池,即初沉池和二沉池(原设计思路是为了将SS去除更好),本改进工艺将膜组件放入原工艺初沉池中构津浸没式膜生物反应池,对出水水质进行把关处理。
具体方案为:1)原设计沼气池已经造成进出水短路,未能发挥厌氧反应器效果。可将沼气池进水口下调,同时在池底污泥区的上部增设1m厚度的填料,形成复合型厌氧接触池;2)利用原初沉池,将膜组件浸没入池中,构建膜生物反应器;3)经核算,原工艺设置风机出风量较大,可利用工程现有罗茨风机供气,其供气量可满足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需气要求;4)利用原工艺二沉池作为设备间(膜反应器的抽吸泵,反冲泵,反冲水箱、电控设施等),出水进入氧化塘。
3.2 改造后工艺流程
改造后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废水经复合型厌氧接触池处理后去除大部分COD、SS,之后进入好氧生物接触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经MBR强化处理后讲入氧化塘讲行自然处理,之后排放。
通过增加填料对污泥浓度进行有效地提高,从而**污泥负荷的正确参数,增加废水的处理效果,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是我国很多污水厂提标改造的主要技术工艺。而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具有占地小、负荷低的特点,膜组件具有高效截留作用可保证出水SS良好。经改讲后的工艺对废水讲行处理,可汰到较好的处理水平。
改讲后主要设备如表2所示。
本技术特别针对**物浓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制浆造纸、制药、洗毛、酒精等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处理水回用工程。
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它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填料为新颖弹性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接触氧化池分二格,表面呈长方形(内装含聚丙烯填料悬挂填料及生物炭填料),废水从池首端进入,在曝气和水力条件的推动下,混合液均衡地向前流动,并从池尾端流出。接触氧化池任何两个断面都存在**基质的浓度梯度,因此存在着基质降解动力,BOD降解菌为优占菌,可避免污泥膨胀问题。接触氧化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10h。气水比约为15:1,采用盘状曝气系统曝气(成套设备)。
接触氧化池尺寸为:7×5×4.5m
有效容积140m3,有效水深为4000mm
水力设计停留时间为16小时。
填料主要技术参数:
规格: 生物膜载体填料
比表面积: 220m2/m3
数量: 120m3
曝气风机二台 型号HS100S 功率 5.5KW 气水比 15:1
布气系统采用微穿孔布气系统,数量4套、材质DN65-PPR管。
4 运行效果
经过工艺改讲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及运行,由于厌氧反应池及好氧反应池内的污泥活性并未丧失,因此系统恢复运行很快,同时改讲后的MBR池也使用好氧接触池的剩余污泥及部分从市政污水厂剩余污泥,并使其中污泥质量浓度维持在8g/L左右。经过2个月左右的调试,系统稳定运行,出水水质为:COD为 80?100mg/L、、BOD5为15?20mg/L,氨氮、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10、50?70mg/L,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5 经济性分析
5.1投资预算
MBR系统价格:人民币20万元,沼气池填料系统1万元。
5.2 优缺点
优点:1)出水清澈,几乎无SS,氨氮亦可降低到小值,达标较容易;2)不需要每天加药混凝,只需定时 (每几个月)加反冲洗膜的药剂;3)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方便;4)施工方便;5)产泥少,几乎*排泥。
缺点:1)投资相对较大;2)有电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