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反渗透膜的脱盐原理
反渗透的脱盐机制两种主要理论:
a.毛细孔流模型
b.溶解扩散模型
两种理论都认为水分子在固液界面上被**吸附并通过,而盐类和其他的物质被截留。水与膜表面之间有弱的化学结合力, 使得水能够在膜的结构中扩散。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在传递过程中水比盐具有更快的扩散速率。
2-4 反渗透膜的三个重要参数
a.脱盐率 b.透盐率 c.回收率
脱盐率=**-透盐率
透盐率=产水浓度/进水浓度×**
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
以1500 ppm为测试溶液 ,如果透过膜的浓度为15ppm,那么膜的透盐率就是1%,脱盐率就是99%。
图4 反渗透膜滤过示意图
03 影响反渗透膜的因素
3-1 反渗透膜产水量计算公式
3-2 影响反渗透膜的因素
四个主要因素:
a. 进水压力(图1)
b. 温度(图2)
c. 原水浓度(图3)
d. 回收率(图4)
04 反渗透膜的分型
4-1 按材料分型
图6 合成膜材料比较
4-2 按消毒方式分型
图7 两种不同消毒方式的膜
笼形外壳的热消膜是符合FDA认证的反渗膜,更适用于医药卫生行业。
反渗透膜从发明至今有59年,它的发明和发展使透析用水得到了质的提升,更多的了解反渗膜的性能可以在工作中使其达到状态,从而得到更纯净的产水,以上是本人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几点浅谈,感谢阅读。
使反渗透膜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有:
1、膜发生化学降解,如芳香族聚酰胺受氯等氧化剂及强酸强碱的破坏;
2、膜表面难溶盐结垢;
3、膜受进水悬浮物、胶体污堵;
4、膜受微生物、菌类、藻类等黏附、侵蚀后造成污堵与膜降解;
5、大分子**物对膜污堵以及小分子**物被膜吸附。
反渗透膜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水,由于其*特的结构,能够以分子簇的形式与几乎任何物质相互作用或是将其溶解,孕育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形式。地球上水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个谜团,但是有一点已经非常清楚,那就是地球上水资源的有限性,干净而适于生活和生产用的水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在许多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已经远远**出了传统水资源所能负担的程度。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25年将会有**过48个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涉及到的人口将达到14亿,并且主要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到2035年,预计会有30亿人生活在严重缺水的地区。21世纪水资源正在变成一种宝贵的**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今天,如何得到洁净的新生水(newater)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人类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寻找解决办法。反渗透膜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为人类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反渗透是压力驱动的过程,所以它不涉及能量密集的相变或是价格昂贵的溶剂和吸附剂等,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分离过程,反渗透具有设计和操作简单的优势,再加上其所具有的净化效率高、建造周期短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与苦咸水淡化、纯水与**纯水的制备、饮用水净化、工业水处理、污废水处理,以及医药、化工和食品等工业料液处理和浓缩等。
反渗透膜是反渗透设备的核心元件,如今,反渗透膜不断应用在其他水处理设备中。那反渗透膜的回收率该如何确定呢?
反渗透膜系统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多、给水流程长,实际系统回收率一般均在75%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对于小型反渗透装置也要求较高的系统回收率,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应该主要根据两点来确定反渗透的回收率:
1、根据膜元件串联的长度。
2、根据是否有浓水循环以及循环流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