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使用相当程度地延续了传统离子交换设备的再生周期,减少了酸碱的使用量及废酸碱液的排放量,便于节约水及改变环境保护。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它的步骤吧。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原则上应分段清洗,清洗液流动方向与运行方向相同。但当污染物比较轻时,可多段一起进行清洗。
单段清洗分以下步骤:
1.混合清洗液;
2.用清洗泵低流量将清洗液以低流速、低压力打至反渗透系统,并将原水排走,以防清洗液稀释;
3.维持反渗透装置恒定温度,用清洗泵将清洗液在系统中循环;
4.清洗泵进行浸泡,通常lh就可,污染较严重的反渗透膜可进行2h--4h浸泡清洗;
5.用清洗泵大流量打清洗液30一60min,使反渗透膜上被洗掉的污染物随高流速水冲走;
6.用清水将清洗液冲去。此外,用酸清洗时应测pH值,当pH值上升0.5以上时应增加酸量。
在净化水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毕竟现在的水污染已经越发的严重了,想想如若人们长期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将会对健康造成多么不利的影响,好在有了RO反渗透设备使得我们的饮用水重返纯净。但现在高温来临,高温会影响到RO反渗透设备的运行,那么在高温下应当如何维护RO反渗透设备呢?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使**纯水制备从传统的阳离子交换器、脱碳、阴离子交换器、复合离子交换器、混合近年来开始在国外推广应用的EDI(电去离子)技术,则是**纯水制造技术的一次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再生化学品,而能生产出高达18MΩ·CM的**纯水,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行业。
1、预处理→反渗透→纯化水箱→离子交换器→紫外灯→纯水泵→用水点;
2、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正电荷反渗膜)→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灯→用水点;
3、预处理→反渗透→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装置→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灯→用水点;
4、预处理→紫外线杀菌装置→一级RO装置→二级RO装置→中间水箱→EDI装置→脱氧装置→氮封纯水箱→除TOCUV装置→抛光混床→超滤装置→用水点。
水质符合美国ASTM标准,电子部**纯水水质标准(18MΩ*cm,15MΩ*cm,2MΩ*cm和0.5MΩ*cm)。
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常指水)通过反渗透膜(一种半透膜)而分离出来,方向与渗透方向相反,可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进行分离、提纯和浓缩溶液。反渗透膜的主要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
反渗透法分离过程有如下优点:
①不需加热、没有相变;
②能耗少;过程连续稳定;
③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应性强;
④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反渗透纯水系统根据不同的源水水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一般自来水经一级反渗透系统处理后,产水电导率<10-20μS/cm,经二级反渗透系统后产水电导率<5μS/cm甚至更低,在反渗透系统后辅以离子交换设备或EDI设备可以制备**纯水,使电阻率高达18兆欧姆.厘米)。反渗透膜老化或受污染后,产水质量会下降。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通常由原水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纯化系统、**纯化后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它的装置调试步骤。
1、分析、测试装置的进水是否符合要求,测试结果合格方可进行设备通水调试。
2、调整高压泵的压力控制系统。
3、检查装置管道连接是否完善,压力表是否全,低压管道连接是否紧密,短缺。
4、打开各压力表开关和总进水阀、浓水排放阀、产水排放阀。
5、启动预处理设备,设置供水量大于装置总进水量。
6、对砂炭过滤器进行反洗和正洗,直到出水清亮为止。
7、启动反渗透水处理设备高压泵,缓慢开启装置总进水阀,控制装置总进水压力小于0.5Mpa,冲洗5分钟,并检查各高、低压管道、仪表是否正常。
8、调整进水阀、浓水排放阀,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大小工业都崛起,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加深,工业用水有了不同的标准和要求。